曲奇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曲奇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你关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大代表提出了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0-10-14 09:22:57 阅读: 来源:曲奇厂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 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3月19日14时10分讯(特派记者 佘振芳 徐焱)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逐步开展,家庭医生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老百姓也对家庭医生充满期待,但现实与理想仍有一定差距,在医疗工作者看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就提出了一份关于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配套制度的建议。

家庭医生成居民健康“守门人”需解决以下问题

李秋表示,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逐步开展,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逐渐得到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诊模式初步建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效缓解。但是,我国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是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医生资质参差不齐。以西南某省(市)为例,全省(市)有全科医师3117人,注册为全科医师的人数仅有868人,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全科医师2259人。全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签约总人口将达到3000万,按照当地“十三五”规划中每10000人拥有全科医生2人的标准计算,应配备6000名全科医师,还差近3000名。

李秋说,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全科医生积极性没能有效调动。目前,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具有激励性的全科医生人事制度的优惠政策,也没出台家庭医生考核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大多数家庭医生反映收入不高,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待遇不成正比,这明显挫伤全科医生服务的积极性。”李秋表示。

同时,居民期望值过高,导致全科医生“首诊负责”推行不易。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的习惯没有完全形成,多数人生病还是到县城医院看病。以西南某省(市)为例,从2014年到2017年,通过宣传、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从38%提高度50%,居民满意度由61%上升到78%。家庭医生要想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双向转诊”上通下塞。统计显示,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城市卫生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在“双向转诊”过程中,病人从下往上转非常畅通,而需康复理疗等后期治疗患者下转渠道还不是很畅通。

李秋指出,全科医生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存在着利益竞争关系,形成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争抢病源的局面。

配套政策机制不完善,违约责任不明确。当前,家庭医生的执业地点是医疗机构,到村居、家庭开展服务执业的合法性问题还没有政策进行明确。家庭医生执业权利义务及医疗风险及监管困难问题,卫生法规还没具体界定。家庭医生到社区上门服务存在安全风险、法律风险及监管困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建议:强化全科医生培训 健全激励机制

李秋建议,强化全科医生培训,壮大家庭医生队伍。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全科医院的培训培养工作。

在李秋看来,在这方面可以采取四个措施。一是指导高校培训,争取每年在高校招聘一定数量的全科医生。二是全科医师培训,与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结合,将临床类毕业生进行全科医师培训。三是转岗位培训。可以将基层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等专业人员进行全科医师培训和继教培训,尽快充实到家庭医生队伍中来。四是多点执业。在公立医院中建立涵盖各专业的医生库,提倡多点执业,缓解全科医生供需矛盾,吸引更多居民签约。鼓励公立医院退休医师加入到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中。

与此同时,李秋也强调要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全科医生积极性。她表示,一是把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纳入卫生人才发展规划。二是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投入机制,薪酬分配上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三是鼓励更多的基层执业医生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中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投入机制,并参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县的标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支结余的85%作为奖励性绩效发放给全科医生,动态管理、上下浮动。

合理制定签约指标,切实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根据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和水平,科学设置各省市考核指标,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相对高些,边远贫困地区因流动人口问题、医生数量和质量问题,指标可适度下调,避免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人为造假现象发生。“推行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初衷很好,要想达到预期目标,仅靠签约是不够的,关键是在签约服务后,怎样能够真正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需要在制度建立后迅速实现质量提升,避免流于形式。”李秋谈到。

落实“首诊负责”制、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也很重要。李秋建议,推行和完善全科医生“首诊负责”制度,通过增添设施设备、强化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改进服务态度,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医保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医保门槛费用可降低10~20个百分点等,让患者直接从经济上感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越性。

此外,还要完善配套政策,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吸引力。一是要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全科医生到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合法性,其执业地点不仅限于医疗机构,还应扩大到整个服务区域。二是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细则,明确有关部门、医疗机构的责任,运用经济杠杆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三是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责机制,明确家庭医生、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效防范和降低家庭医生在执业过程中的风险。四是强化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帮助居民正确看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积极参与其中。

北京治疗视网膜病医院

广州长泰妇科医院

治青红胎记的医院